哑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哑铃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未来建万亩茶园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泽兰属

发布时间:2020-11-04 08:54:06 阅读: 来源:哑铃厂家

导读:易贡是波密县辖乡。1989年设易贡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仲白、贡扎、根尼、玛吉通、沙玛、拉嘎、九思岗、加拉(通麦)8个村委会。以半农半牧乡,种植小麦、青稞、油菜,牧养黄牛、羊、马等。境内有西藏自治区唯一的茶场——易贡茶场。我们一起去看看易贡茶场的发展始末和前景。

2010年后,广东第六、七批援藏队先后进驻易贡茶场,通过产品改良、开拓市场、改善管理体制等,帮助易贡茶场扭亏为盈,2009年茶场收入仅35万元,2013年仅茶场就实现560万元生产总值,盈利220万元。

“第六批援藏队主要解决脱困和稳定的问题,第七批援藏队的工作重点,则放在更进一步解决好易贡茶场的发展问题。”广东第七批援藏队党组成员、易贡茶场党委书记欧国亮告诉记者。

根据茶场的中长期规划,未来易贡茶场将以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帮“海拔最高茶场”出好茶拓销路

“培育茶场的造血功能是化解欠账、改善当地民生的关键。”广东第六批援藏干部、时任易贡茶场党委书记黄伟平来到茶场后,首先请来专家对易贡茶叶进行化验分析,发现这一外形呈条索状的茶叶,水浸出物含量高达48%(国际标准为32%),茶多酚含量达35%,高出国内其他上品茶叶一倍。

经大量资料查实,易贡茶场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茶场。黄伟平等人随即决定以“海拔最高茶场”及茶叶优良品质为卖点,打造品牌高端茶。

由于交通不便、人员配备缺乏等,2010年前,易贡茶的市场仅限于林芝、拉萨一带,始终难以拓展更大市场。自广东援藏搭建起桥梁以后,易贡茶到广东参加各种展会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逐渐被人熟悉、认可,销量也有一定提升。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援藏队决定进行技术创新。茶场原来只生产砖茶和绿茶,经研制,开始开发红茶、饼茶等。据黄伟平介绍,那时易贡生产最好的茶叶可以在市场上卖到2万多元一斤,但产量很少;而低端的砖茶,仅12元一斤。

“根据茶叶不同的品种、年份等,推出等级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黄伟平说,茶场当时还结合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主题推出系列饼茶,大受市场欢迎。

据了解,经初步努力,茶场在2011年,即广东第六批援藏队进驻1年后,就实现扭亏为盈。这为茶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难:直面历史欠账 深入基层化解矛盾

经佛山市援建后,茶场虽然迅速实现盈利,茶场居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4100元,但仍远远低于林芝地区农牧民年均收入(2012年为7500元)。易贡茶场因1998年改制为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后,茶场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太阳公司利用茶场资产抵押贷款1000多万元,至今仍有850万元贷款本金和1200万元利息欠款。

另外,还存在近600名退休职工养老金不足,无法为在职职工办理公积金、养老金集体缴纳等困难。从1998—2006年间,茶场拖欠职工工资达300多万元,截至2013年底已欠缴职工公积金1000万元。

这些历史欠账,也导致茶场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还时常上访,给茶场管理带来极大压力。

“首先是厘清责任”,据黄伟平介绍,第六批援藏队首先给管理班子6个人各分配一个负责点,对点服务,确保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让主要领导腾出手来搞发展。

此外,他们还将干部、志愿者等下派到基层支部作为联络员,做到“有什么事先在支部解决”。一层一层责任明晰后,矛盾渐渐得到化解。

拓展:建成最有特色的有机茶园

至第七批援藏队时,欧国亮表示,虽然茶叶销售渠道经过前人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拓展,但目前茶叶销售渠道仍然不够,2012年茶叶总生产量虽超过5万斤,但茶叶销售人员缺乏,茶叶滞销严重。

加快茶场的发展,就要从破解这些难题开始。

经过在拉萨、八一镇、广州设立茶叶展销中心,以及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加大推销力度,截至今年5月底,茶场已实现销售收入360万元。

2014年,茶场预计鲜叶产量达到60万斤,加工生产细茶2万斤、砖茶8万斤,实现产值860万元,实现盈利320万元,实现副业收入50万元。谈到今年预期目标,欧国亮信心十足。

欧国亮表示,希望通过适当调整鲜叶收购价、茶园管理费等,努力让茶农今年人均年收入达到8200元。

2013年,茶场争取到国家农垦扶贫资金300万元,成功引进梅占、福鼎大白、清香乌龙等无性系优质茶苗110万株,扩大茶园面积200亩。为了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茶场向自治区申请到茶叶产业种植项目扶持资金4500万元,计划用3年的时间扩大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将茶场建设成为全国最有特色的、最有竞争力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因为海拔高,茶园不施任何农药也不生虫害,我们未来将抓好项目申报衔接工作,力争打造1万亩有机茶园。”欧国亮说,茶场目前已成功注册“易贡珠峰”商标,并推出雪域银峰、易贡云雾、林芝春绿、易贡康砖等产品,“高原红”红茶更是填补了西藏红茶生产的空白。

欧国亮表示,有机茶认证工作刚刚完成,现已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茶认证。此外,去年10月,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从省属企业选派5名管理技术人才,充实和加强易贡茶场援藏队伍力量。

规划:三步走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

广东省国资委在省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多方筹资用于修建茶场自来水厂、水电站等基础设施,以及补充部分援藏项目建设资金等,以大力培育茶场的“造血”功能,改善民生。

为推进易贡茶场全面发展,高起点做好茶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继续践行胡春华书记的改革之路,去年10月中旬,在茶场援藏队的积极协调下,茶场邀请了清华大学规划专家实地考察,从管理体制、茶叶产业及生态旅游三个方面制定茶场中长期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2014—2016年,主要以开发易贡茶场生态农业红色旅游为主,建设易贡茶场特色产品及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易贡湿地公园、山顶公园,打造藏东南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2016—2019年,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建设配套的高级商务会议中心、八盖乡杜鹃花海、易贡湖滚水坝、自驾车营地等项目;2019—2022年,主要是在易贡湖周边建立环湖花带,建立商业步行街,开发卡清冰川、朵嘎多神庙、4万亩十八军马场等项目。

“我们要紧紧抓住最高茶园优势,以茶为主,同时大力开发旅游业,随着林芝旅游的不断升温,有世外桃源之景和红色文化历史底蕴的易贡,未来旅游业一定会超过茶叶收益。”欧国亮说。

目前,从林芝地委所在地八一镇出发,沿318国道行驶近5个小时,绕过海拔4600多米的色季拉山口,再经过14公里的排龙天险,才能抵达易贡茶场。不过,这在欧国亮看来并不是问题,随着318国道和305省道的改造完成,易贡将收获藏东南旅游不断升温的硕果。

“易贡地理位置优越,海拔较低,气候好,作为林芝地区连接四川、拉萨、林芝的一个交通节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茶场内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也必然会吸引游客到来。”欧国亮表示,希望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红色旅游,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物

茶场机关党支部书记、茶叶加工厂副厂长普桃:

从出走、游学、经商到回归的“茶场二代”

他是高原上土生土长的藏族汉子,却从21岁就开始闯荡世界;他周游列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日语,曾在早稻田大学旁听,在新加坡国际贸易公司担任高管,却在而立之年回到拉萨,后返回茶场,娶妻生子,重新过回平静的生活。他说,茶场需要高素质的人。广东援藏队来了,他很高兴。

这个有着传奇故事的人,是易贡茶场机关党支部书记、茶叶加工厂副厂长普桃。

普桃是名副其实的“茶场二代”。父亲在茶场待了一辈子,他的童年,在这片周边森林茂密、终年云雾环绕的仙境度过。但年轻人的心总是不安分的,18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的茶场职工,但3年后他辞职到重庆读书,修得了国际经贸专业的大专文凭。27岁那年他又到了日本东京,从事外国留学生的签证工作。那一年他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旁听,他个人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28岁那年,他到新加坡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经常往返于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

正当他准备在国外开拓一番事业时,父母希望作为家中独子的他能回到西藏,更好地照顾家庭。于是,骨子里依然固守着藏族传统的他,毅然回到拉萨,在一家宾馆担任副总,负责旅游接待工作。2009年,他回到了易贡茶场。

很多人问他,拥有那么多的知识,却待在这个封闭如世外桃源的茶场,会不会觉得浪费?

普桃说,他在外面闯荡期间,依然一直关注着茶场的发展。他怀念雪域高原上的泥土和青草气息,也希望能用他学到的知识,帮助当地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对于广东援藏队到来之后茶场所发生的变化,普桃深有感触。他说,茶场的发展前景很美好,他非常有信心。

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普桃也会怀念过去穿着西装坐在星级酒店里喝咖啡的情景。他说,国外的游学经历是他永远抹不去的一段珍贵回忆。但现在的他,很幸福也很满足。

■百姓说

易贡茶场中心小学校长李秀清感叹援藏队带来的变化:学校装上全县最好的塑胶跑道

“广东援藏队到来后,我们茶场很多方面都有了变化。”李秀清感叹。农场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有86名小学生,24名学前班学生,他们也跟老师一样,从援藏队的工作中收获了好几个“大礼包”。不久以后,学生们就可以在塑胶跑道上跑步了,这是花了100多万元建起来的,一辆60多万元的校车也已经落实。

李秀清介绍,以后学生一到学校,能享受到很好的硬件设施,还包吃包住包学习用品。在周边,除了波密县中学,这里的条件算最好的了。

“以前学校到县里采购一次,要提前几天联系车,十分麻烦。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广东援藏队让我们对工作、生活越来越有信心。”李秀清高兴地说。

李秀清说,希望茶场的效益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回来。现在茶场人才严重缺乏,1500多名居民中大专学历就2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2人,其他都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或是文盲。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茶场的长远发展。“这些年,农场培养的孩子,在外面上大学的都有十几个,但愿意回来的还太少。”

编后语:如果未来真的能建设万亩茶园,易贡茶场的将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援藏部队真的是帮了个大忙。更多最新三农新闻资讯,请访问农药信息网。

莽荒纪3DH5破解版

真人千炮捕鱼

大圣归来棒指灵霄破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