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哑铃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方孝孺传读书种子以身殉道【求医】

发布时间:2021-01-14 16:55:45 阅读: 来源:哑铃厂家

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学者称缑城先生、正学先生,宁海(今属浙江)人。父亲方克勤,曾官至济宁知府,后因“空印案”被诬入狱,明洪武九年(1376年)被杀。孝孺少年好学,人称“小韩子”,十五岁随父居济宁。二十岁的时候,拜名儒宋濂为师。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被授予汉中府学教授。蜀献王听说他才学渊博,品德高尚,就请他作世子的老师。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惠帝继承大统,任命他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升为侍讲学士,经常受皇帝的委托批阅百官的奏章,回答百官对政事的询问。建文三年(1401年),燕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争夺皇位。第二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惠帝自焚而死,方孝孺被捕。后来,朱棣命他进宫起草登基的诏书,方孝孺大骂朱棣是逆贼,拒绝起草诏书。朱棣大怒,命令把方孝孺乱刃分尸,灭其十族共873人。

出身有德之家就学有才之师

末年,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地主的无情压榨,使得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各地农民起义中,逐步发展壮大,经过艰苦的战斗,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各路人马,把元朝的统治者打败,统一了中国。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就出生在元末这样一个动荡的社会中。元代统治者的残暴和压迫,使中原广大人民更加殷切地期盼为民请命、公正无私的清官,更加期盼讲究仁义礼敬的世风。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在政治上推行残酷的杀戮政策,消灭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文化上,提倡程朱理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在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中,一律采用程朱一派理学家对经典的注本,竭力提高程朱理学在官方学说中的地位,致使程朱理学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当时整个社会崇儒成风,人们有时候敢于说的不对,一定不敢妄议程朱的不对。在这样的世风的熏陶下,出现了忠孝两全、廉洁正直的方克勤,也造就了读书种子、以身殉道的方孝孺。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为官清正廉洁,,做人正直善良。担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他首先是个孝子。他于洪武二年被征辟为县里的训导,主管一县的教育,后来因为母亲年老,于是辞官不做,专门回家侍奉老人。方克勤父亲早亡,是母亲把他一手拉扯大。他知道母亲培养自己成人不容易,于是恪守孝道,每天两次问安,亲自端茶送水。当时家里也有几个仆人,但是为了尽孝,这些伺候老人的事,他从来不让下人干,而是自己亲自动手。身教胜过言教,方克勤的所作所为,让方孝孺耳濡目染,懂得了孝顺父母的道理。

其次他是个好官。洪武四年参加吏部举行的考试,取得第二名。因此特授予济宁知府。当时皇帝下诏,凡是开荒种田的免三年赋税。但是官吏们征税却不按以前的约定,农民认为官吏不讲信用,纷纷停止开荒种田。到方克勤主持政务的时候,和农民约好了到时候再征税。并且把地分为九等,按等级征税,好地多征,不好的地少征。于是,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荒地得到了开垦,农业得到了发展。人们衣食足,就要知礼仪。他又兴办学堂,重修孔子庙,用礼仪教化民众。在他的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人人都知道孝顺父母,都知道谦恭礼让。这期间,方孝孺跟随父亲,随时侍奉。父亲的言行无疑对他是一种言传身教。他后来在书中写道:“我少年时期就特别爱读书,私下里常想今生立志学习孔孟之道。自从跟随父亲学习经论,心里时刻不能忘记的是圣人的话,经常想到的是天下人的安乐太平。”

方克勤爱民如子。一年夏天,守将催促民夫修城。方克勤说:“现在农耕正忙,让他们顾得上干什么呀?”守将说:“这是国家的军机大事,我可做不了主,万一打起仗来,城池失守,我可负不起责任。”于是方克勤请示中书省,被批准免去这次修城的劳役。济宁人有歌谣赞颂方克勤说:“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三年以后,户口增加了好几倍,人们富裕了起来。方克勤治理百姓,以德化为主要工作方法,从不主张多用刑罚。他曾经说:“如果工作急功近利必然要先立威,立威必然使百姓遭殃。我不忍心这样做。”永嘉侯朱亮祖曾经率领船队去北平,当时河水断流,船不通。于是就征发农夫五千疏通河道。方克勤不忍心农民受苦,又劝朱亮祖不要这样,朱亮祖不听,他就哭着祷告苍天。忽然乌云从四方翻滚而来,霎时间,电闪雷鸣,天降大雨,河里水位上升,船就能通过了。人们在雨中大声欢呼,以为方克勤是神仙,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方孝孺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一位父亲的影响下,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度过的。方孝孺生于1357年,就是元顺帝至正17年,方克勤喜得贵子,自然是非常高兴。父亲希望儿子孝顺长辈、正直善良,于是就取名孝孺,字希直。孝孺自幼聪明过人,六岁就能写诗。在他的父亲担任训导的时候,孝孺12岁。他酷爱读书,能连续读一天而不出门。看到人神之处,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他都充耳不闻,好像没有发生一样。有一天,他正在读书,街上来了卖艺的,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他一起去,在门口喊了几声,竟然没人回答。小伙伴们推开门,看到他正在读书,就蹑手蹑脚地走到他的身边,他还是丝毫没有觉察。直到一个小孩在脑袋上拍了他一下,他才如梦初醒。原来他读书入神了,正沉浸在故事情节里。小伙仆们说:“快走吧,大街上来了一伙卖艺的,很多人在看呢,书有什么好看的呢。”方孝孺说:“书里才有意思呢,我不去,你们几个去吧。”方孝孺十六七岁的时候,读书已经达到如痴如狂的地步。据说他读书的时候双目炯炯如电,一目十行。父亲发现这孩子非常喜欢读书,就把自己所读过的书拿过来让他读,谁知今天刚拿过来一本,他就要第二本,父亲问他:“难道你都把那些书读完了不成?”孝孺说:“对呀,不信请父亲考一考我。”于是,方克勤就抽了其中一段,问他说的什么意思,孝孺对答如流,父亲很是惊异。第二天再试,把一本新书给了他,很快就读完了。有时一天要两本书。史书上说他每天读书有一寸厚。每当他看到史书上记载的古代圣贤的名字,或者古代良将的相貌,总是默默地记住,羡慕他们的学识、品格,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于是更加发奋学习,期待自己能学会圣人之道,将来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听说方孝孺读书很多,而且六岁就能做诗,现在更是今非昔比,洋洋千言,提笔立就。纷纷到他的家里。有的人不信,就出个题目考考他,结果方孝孺的回答令乡邻们另眼相看。有时方孝孺也做些文章,乡里的秀才争相传阅,看了之后都夸他是个奇才。

他的父亲很是欣慰,对他的指导也更加尽心,督促也更加严格,盼着他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就这样,在父亲的直接教诲下,他的文章更是日益长进,每当提笔写作,总是才思如泉涌,洋洋洒洒,写一千多字的文章,不久就可以完成。就这样,孝孺在少年时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武靖王李文忠在当时文坛上很有名声,对于四书五经,诗赋策论也是无一不精,听说方孝孺的大名,很不服气,也有点不相信,就专程找到方孝孺跟他面谈。两人谈论经典、治国之道,李文忠非常惊讶,连声说“”,说他以后必定成为真正的“国士”。

方孝孺二十岁的时候,感到自己的学问日益精进,想投名师继续深造。父亲告诉他:“当今文坛,宋濂堪称是领袖,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你可以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见他。他收学生向来注重才学,以你现在的水平,他见了一定会收下你的。”方孝孺说:“父母在,不远游。孩儿应该在家里尽孝道,才是做人的道理。不然,读圣贤书又有什么用?”父亲听了,很受感动,欣慰地对他说:“父母正在壮年,不用你担心,不听父母的话也是不孝啊,我让你去投名师,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光宗耀祖,这是最大的孝啊。”方孝孺点头称是,拜别父母之后,就独自一个人去了京城。

来到京城以后,不久就找到了宋濂。宋濂是一个古板的老先生,身材瘦高,头发花白,经常面沉似水,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睛。对于他的学生也很严格,稍有不是就大声斥责。今天,方孝孺来到他面前,他淡淡地说:“你拜见老夫,有什么事吗?”方孝孺赶紧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说:“久闻先生大名,学生非常地钦佩,想投在您的门下做一名学生,望先生收留。”宋濂手捻着花白的胡须,上下打量着方孝孺,不动声色地说:“既然你说要做我的学生,我要考考你的功课,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方孝孺连连点头说:“是,是,学生带来平时写的几篇文章,请先生过目。”宋濂也不答话,只是随手接了过来,展开观看。宋濂读着这位年轻人的文章,脸上慢慢地露出了笑容。他兴奋地说:“这个年轻人的文章不错,文采飞扬,说理透彻,见识不同一般。真是孺子可教啊。你假如以后跟着我学的话,我有希望找到传人了。我的门生这么多,但是其中很多是平庸之辈。现在,我就像在叽叽喳喳的百鸟群中发现了一只凤凰一样。”方孝孺赶紧跪倒磕头,谦虚地说:“老师过奖了,学生实不敢当,请受学生一拜。”于是,方孝孺从此就成了宋濂的学生,每天跟老师学习,谈论作文做人的道理,谈论治国安邦的道理,学问日益精进。到了第二年,宋濂回归家乡,方孝孺仍追随老师侍奉求学长达四年。在学习期间,方孝孺自我感觉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他的老师宋濂也经常称赞他的文章精敏绝伦,每次都能从大处落笔,然后穷究其本源。既顾得上道理的根本,又能细致入微。他的论著,文义繁复深厚,千变万化,总是有所创新。用词上也有新颖独创之处。当时,在宋濂门下学习的天下名士很多,但学术上都不如他。他的先辈胡翰、苏伯衡等人每当跟他谈论文章之道、治国之道的时候,总是慨然长叹:“后生可畏,我不如他。”

方孝孺重道轻文,认为:文章的写作技巧,遣词造句都是无关大体的事情。文人求的是道,要学会帝王之道、致天下太平之道。在他的论著里,对于理学的系统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一个人如何立身处世,一个王朝盛衰的微妙原因,无不穷究本原,分析道理,细致人微。他常常把自己当作、孔子,人们都说他是程颐、朱熹再世,甚至有人想看看他的相貌是不是真的像古人。在跟随宋濂学习的四年,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他曾经说:“跟随老师在浦阳学习,才知道孔孟之道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天下大同的盛世不难达到。”

方孝孺踌躇满志,想用自己所学的理学来治国安邦。他曾经慷慨激昂地说:“作为一个人,如果不生于世间就算了,假如生成一个人,不能让自己的国君像舜一样有德,做文章不能阐述天地间精微的道理,不能指导人们立身行事。要求再低一些,不能教化风俗,把教化的道理发扬光大,只是在文字上玩弄技巧,被人称作文士。这样的人不是让圣贤蒙羞吗?这样的人不是白白地生于天地之间吗?”他还说过:“上天果然想使天下大治吗?我将抱着我的经书,送给天下的圣君施行于天下。上天不想让天下大治,我也会发奋著书,传授给乐于此道的人,终身以此为乐。”他的文章中也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作为国家四境之民,应臣服中央政权;作为君主,要爱护百姓;作为百姓,要遵守法令;国君要以礼对待臣子,臣子要以忠对待君王;不要责备父亲不慈爱,儿子孝顺了,父母自然高兴;作为男人,要重义;作为女人,要顺从;治理国家,应当崇尚德化,减缓刑罚。他已形成了完整的理学体系。

他不仅这样说,而且做事也以古代的圣贤为标准要求自己。有一次,方孝孺一病不起,就不吃东西,家里的人就劝他吃点东西吧。他竟然笑着说:“古人有时候一个月就吃九顿饭,贫穷的难道就我自己吗?孔子的学生颜回吃饭只有一个破筐子,喝水用一个破瓢,居住在简陋的小巷,就这样,每天还很高兴,品德之高为后人所称赞,难道我就不该向他学习吗?”

方孝孺求学明道,认为人最重要的是齐家,齐家最重要的是孝。每当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他总是亲自为父母做饭,口尝饭菜的味道和冷热。父母睡前他亲自抻床拂席,等父母睡了,自己才敢回屋安歇。后来,父亲因为“空印”事件受到牵连被杀,方孝孺悲痛欲绝。

所谓空印案,指洪武年间因空白盖印文书而引发的一起案件。

当时规定,各地每年都需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收支情况,所有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才可了结,只要数字有一点儿对不上,整个账本就被驳回,重新填造,而且必须重新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因为来往路途遥远,办事的人员往往都带着事先预备好的盖过印信的空太子久闻方孝孺大名,命人大摆酒宴款待他。白账本。这本是人人都知道的惯例,虽然不符合程序,当然也不合法,但是在当时的交通情况下,也情有可原,所以没有哪个中央衙门禁止过。但是,偏偏朱元璋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忽然有一年,有人汇报这种事情,朱元璋知道以后,大发雷霆,便严惩所有与此案有关的官吏。朱元璋一向以严刑治国,所以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处斩。当时有名的好官方克勤也被牵连在内而死去。

现在,父亲死了,他亲自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家乡安葬。他不远千里一路走来,一路哭得几次昏厥,路旁的人见了,也禁不住被方孝孺的至孝所感动,纷纷掏出手帕,擦拭着眼泪。方孝孺埋葬了父亲,又为父亲守孝,直到丧事料理完毕,才又返回京城,继续跟随老师深造自己的学业。

被荐入朝聘为太子师

洪武十五年,吴沉、揭枢向朱元璋举荐方孝孺。朱元璋问:“你们两个极力推荐方孝孺,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啊?他比你们二位如何?”吴沉、揭枢赶紧向上叩头,回答说:“方孝孺从小就熟读经史,读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是真的读破了万卷书。他才思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因为文风酷似,被人称为‘小韩子’。后来,跟随当世大儒宋濂做学问,现在更是不同凡响,有经国之才。比我们两位可是强十倍呀。”“既然如此,不妨宣他进见。”于是方孝孺接到召见的圣旨,上朝见明太祖朱元璋。

大殿之上,方孝孺衣冠端正、举止大度、进止有节、言必孔孟程朱,完全是大臣的风范,明太祖一见就很喜欢。于是太祖问道:“你以为治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方孝孺稳步上前,朗声答道:“治国之术,最重要的是德;治民之道,最重要的是孝。有德则万民归心,在家能尽孝,为国就能尽忠,不生奸邪之辈。要想使臣民们尽忠尽孝,最重要的是教化。”朱元璋频频点头表示赞许,又提问了一些治国为政的道理,方孝孺都一一作答。只见他从容不迫,娓娓陈述,很有见地,太祖很高兴,便令他去拜见太子。太子久闻方孝孺的大名,就命人大摆酒宴款待他。酒宴摆好之后,太子热情地说:“请先生先入座。”方孝孺却说:“殿下作为一国之储君,理应事事处处严整有节,一举一动、器物摆放,都应该有一定的规矩。这把椅子歪斜,草民为、修身计,万万不敢入座。”太子忙命人把所有的桌椅碗筷全部摆正,再次请先生入座,方孝孺才规规矩矩地坐下。在他的《逊志斋集》中,他曾经写道如何去坐,其中要求:“背欲直,貌端庄,手拱臆,仰为骄,俯为戚……”有人把这件事如实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对皇太子说:“此壮士,当老其才。”意思是说,方孝孺是很有才干,但是需要等到他年老的时候,才能有用。他那一套只适合治理太平盛世,只有让他几十年后辅佐子孙了。

开国之君朱元璋讲究以猛治国。对于自己怀疑的大臣,以各种手段逮捕、杀戮。明初开国六位元勋,、常遇春、邓愈、冯胜、李文忠、李善长,都被他杀害,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最大规模的杀戮还是后来的两桩大案:一是胡惟庸案。他派人密告胡惟庸等人准备造反,并以此为由,杀掉了一大批包括依附胡惟庸的大小官员一万五千余人。后来,在洪武十九年,捏造出了胡惟庸通敌的证据,又杀了唐胜宗、陆仲亨等朱元璋怀疑是胡党的人。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使蒋在上级的指使下,密报蓝玉即将造反,于是又是一场杀戮。牵连到十三侯、二伯,前后诛杀二万余人。有一次,太子朱标向太祖进谏:“您这样滥杀无辜,有时冤枉了不少好人,恐怕有伤和气。请父皇三思。”朱元璋极为不满,把一根有荆棘的棍子扔到地上,命令太子捡起来,太子面露疑惑的神色。朱元璋说:“我命你捡起那根棍子,你怕棍子上有刺,伤着你的手,需要把刺除去,才可以没有祸患。我杀这么多大臣,是在为你除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意思吗?”说罢,瞪了太子一眼,拂袖而去。从此以后,太子朱标经常闷闷不乐,以为自己有可能失宠于父皇,又担心如果自己治理国家恐怕不忍心大开杀戒,以及因杀戮而引起的内部矛盾等等。后来,竟然忧郁成疾,不见好转,不久就命归黄泉。今天在殿上,方孝孺那一套显然不符合太祖的口味,但又觉得方孝孺是个人才,或许以后又用,就客客气气地把他送走了。

后来,方孝孺被仇家算计,被捕入狱,被解送到京城。正巧,太祖过问当时的刑狱情况,偶然翻了翻花名册,发现其中竟然有方孝孺的名字。他知道是个人才,就亲自过问了这件事,发现他确实是被陷害,就命人把他放了。

洪武二十五年,又有人举荐方孝孺,太祖这时正面告诉举荐的大臣:“国家初定,非严刑峻法不能使国家稳定。现在,不是用他这种人的时候,你们不要着急,将来有用得着他的时候。”不过,朱元璋这次也没有完全舍弃方孝孺,觉得他只是个做学问的人,就派他到四川的汉中任教授。太祖还对他特别的优待,因为汉中交通不便,又下诏特许配给车船。

方孝孺初到汉中的时候,当地人很少知道读书学礼。方孝孺到了以后,开始收徒授业。他为学生讲课尽职尽责,讲解文义细致入微,有时讲到了晚上还没有疲倦的意思。在他的努力下,汉中一带都知道读书识字、学习孔孟之道,人们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蜀献王知道他是当代的大贤人,就请到家中给儿子当老师。蜀献王是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每次见到献王或者他的儿子,方孝孺总是讲以德修身治国的道理。献王非常地尊敬他,以特殊的礼节待如上宾。那一段时间,方孝孺没有其他事可做,只是一心地钻研学问,专心著述。所著的书有《周易枝辞》、《周礼考次目录》、《武王戒书注》、《宋史要言》、《基命说文》等等,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有时,他也感到很空虚,自己的宏图大志,竟然得不到施展,空有满腹的学问,空有满腔的抱负,难道就这样终老于此吗?因此也经常独坐长叹,他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逊志”,含有退隐的意思。蜀王看出了方孝孺的郁郁不得志,就问他:“先生为何如此的消沉,为何要‘逊志’呀?”方孝孺说:“我从小读圣贤书,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如今已近不惑之年,还是碌碌无为,今后我还能有什么作为啊。”献王劝说道:“如今天下初定,太祖以刑名治天下,所以先生不得用。我想不久以后,先生定会有施展抱负的时候。况且八十岁才开始辅佐文王,还能成就帝王之业。先生正值盛年,不该有隐退之心呐。”于是就把书斋的名字改为“正学”。因为方孝孺对汉中的教育贡献很大,所以汉中人对他倍加崇敬,后来人们在汉中名宦祠中设置了方孝孺的祭祀牌位。

公元1399年,朱允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方孝孺被召为翰林侍讲,第二年随即又升为侍讲学士。惠帝可以说对这位老师非常地尊敬,遇到国家大事就询问他,并且言听计从。每当大臣们临朝奏事,惠帝听了以后,总要请教老师。有时候遇到非要当场解决的问题,惠帝就让老师来到朝上当面处理。方孝孺大力推行自己的治国理念,教大臣们要以德治国,天下的杀戮风气一时为之而好转。认识或不识方孝孺的人都很仰慕他,认为是颜回、孟子、程颐、朱熹在世。当时皇帝下诏修《太祖实录》和《类要》等书,方孝孺都是主要负责人,相当于现在的总编。后来,惠帝下诏改变官制,方孝孺于是改为文学博士。这时,方孝孺声望日高,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认为自己多年的抱负终于可以实现了,自己以德治国,推行儒家教化的治世理想终于要变成现实了。这一段日子是他最为高兴的日子,他曾经做过两首诗,体现了这种心情。其—:“斧康临轩几砚间,春风和气满龙颜;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其二:“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栏杆;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形象描绘了方孝孺和惠帝融洽相处的生活。

辅佐惠帝平叛战败被俘

正当他沉浸在天下大治的美好憧憬之中,惠帝的叔叔,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洪武初年,虽然元顺帝被打败,带领大臣们向北逃到大漠,但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为了降服强敌,防止他们南下,朱元璋发动了多次北伐,镇守边塞的亲王在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燕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史书说他相貌奇伟,有雄才大略,能够知人善任,团结属下。朱元璋屡次命令他出征,令他节制边疆的军队,燕王也因此威名远震。

当初,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以长孙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孙。按说,皇帝去世了,就该把皇位传给儿子。既然现在要传给孙子,太祖的儿子们自然心里不服,特别是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对父亲这一做法,非常的不满。每当入朝和太子见面以后,双方冷言冷语,你来我往,互不服气,火药味已经很浓。但是,父亲在世的时候,还不敢表现得太出格。

朱元璋曾经给朱棣一道圣谕:“在朕的各位儿子中间,秦王、晋王已经死了,唯有你有勇有谋,对外的战争,对内的安抚,除了你还有谁呀。所以,朕命你统率诸王,根据形势当机立断,以防备边患。”朱元璋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然而,朱元璋毕竟精明过人,他也考虑到燕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构成威胁,所以,朱元璋临死时告诫:“燕王不可以不考虑”,并下遗诏:“没有圣旨的允许,诸王不准擅自进京。各位藩王所管辖的地方,内部的官吏,归朝廷任免。”

公元1398年,明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即位。其实燕王朱棣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早就有谋反之心。朝野上下也多有猜测,认为朱棣必然要造反。惠帝心里也害怕,担心一旦朱棣造反自己无法抵挡。于是就找大臣计议这件事,想来个,以免除后患。惠帝的伴读老师黄子澄,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商量。齐泰认为各位藩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强,应该首先把他消灭,以震慑其他蠢蠢欲动的藩王。黄子澄表示反对,他认为燕王实力最强,弄不好就会自取灭亡,即使能够战胜,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如果在这个期间,其他的藩王同时起兵,后果将不堪设想。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惠帝难以定夺,就询问方孝孺。方孝孺认为藩王不削,就会有人谋反,如进行削藩,则会有祸乱。关于削藩不削藩的事,他主张有叛就平,如果没有叛乱,就暂时不要用兵。但是,惠帝比较害怕,也倾向于及早动手削去各路藩王。于是,最后确定,先拔掉燕王周围的藩王,剩下燕王自己,局面就好收拾了。

惠帝于是按照他们的计划,把燕王周围的藩王逐渐地收拾掉了。其实,燕王早就暗中做好了准备,欲要起兵杀到京城。为了麻痹惠帝,他假装发病,整天胡言乱语,疯疯癫癫。惠帝听说以后,不知道是真是假。就派人去探病,如果真的病了,也还表示关心。如果是假的,也好刺探虚实,看燕王是不是真地想谋反。当时正是大热天,惠帝派的大臣来到燕王府。就发现燕王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喊冷。可能是燕王装得太像了,使臣以为是真的病了,就当作实情向惠帝汇报。惠帝毕竟年轻,竟然相信了。但是齐泰、黄子澄却怀疑燕王是装病,他们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属抓起来,一面密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带兵逮捕燕王,还约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员当内应。不料张信却把他们出卖了,反而向燕王告密,诉说了密谋的经过。燕王听了,非常生气,就把王府里张信供出的充当内应的官员全部抓起来,宣布起兵,要找惠帝讨个公道。

燕王精明过人,做事讲究策略。他怕别人说他造反,于是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说要帮助建文帝除掉奸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历史上把这场内战叫做“靖难之变”。

燕王能征善战,常年以来驻守北平,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所以很快就攻下了几座城池。在公元1401年,燕王带兵打到了大名。这时候,惠帝看到燕王的军队势不可挡,非常害怕,就宣布把齐泰、黄子澄撤职。嘱咐他们逃跑去吧,自己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时惠帝赶紧通知燕王,自己已经把齐泰、黄子澄罢了官,请求燕王退兵。燕王不肯罢休,再次上疏请罢盛庸、吴杰等人。方孝孺说:“陛下,燕王这样逼着陛下无罪而罢大臣的官,就是谋反,请陛下决心平定叛乱。”惠帝此时已经乱了阵脚,赶忙问:“先生可有破敌之计?”方孝孺建议说:“燕王的兵长时间停留在大名,天气很热再加上下大雨,就是不打仗一定会很疲惫。应该急令辽东的各位将领带兵人山海关攻打永平;真定的各位将领渡过卢沟直捣北平,燕王必然回兵救自己的老家。我们再从后面追击,我想会一战成功。现在,燕王的使者正好在这里,你先给燕王写信稳住他,争取时间。等到我们的计划开始实施,离胜利就不远了。”惠帝一向对老师言听计从,今天一听老师的分析很有道理,就让方孝孺抓紧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去燕王那里传旨。旨意的大意是:只要燕王罢兵,打仗带来的责任不予追究。又把旨意制成数千份,准备散发到众位将领手中。等薛到了燕王的行营,吓得连皇帝的圣旨都没敢拿出来。后来,燕王问他来做什么,他才把圣旨递了上去。燕王一看,根本不予理睬。

公元1402年,燕王的军队在淮北遇到朝廷军队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发兵骚扰燕王的粮道,燕王派遣武胜上书,请撤销吴杰、盛庸等人的职务,自己就退兵。惠帝一听就动了心,就要答应这件事。方孝孺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一旦把这几个人的职务撤了,兵力就会撤去。撤了以后,再想聚到一起,那时就晚了。燕王这是缓兵之计,千万不要相信他。”这一次,惠帝下了决心,把武胜杀了,表示要和燕王打到底,决不妥协。

看着燕王久久难以取胜,有些将领也主张暂时撤兵,燕王说:“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进,不能退。”不久,燕王军成功地截断官军的粮道,发起突然袭击,惠帝的官军大败。又过了几天,燕兵攻陷沛县,抢到不少财物,又把惠帝运粮的船烧掉。当时河北的军队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德州的粮道又被燕王断绝。方孝孺看着形势的发展对惠帝不利,深深地感到担忧。他想了多时,想出了一个主意。燕王的大儿子性情仁厚,第二个儿子狡猾,受到燕王宠爱,所以第二个儿子曾经想夺取嫡传的位置。现在,我们可以离间他们兄弟两个,使他们内乱。想好以后,就给惠帝提了个建议,派锦衣卫张安赍带着皇帝的亲笔信往北平,交给大儿子。没想到,燕王的大儿子接过书信以后,根本就没有打开,就派人送到燕王的军中。于是,离间计宣告破产。

从这件事上面,燕王越发看到了惠帝的心虚,就加大了进攻的力度。第二年五月,燕王的军队,攻到了长江北岸。惠帝下诏征四方的军队前来救援。方孝孺说:“现在形势危急,应派人前去讲和,答应可以割地,拖延几天,从东南调集的军队会逐渐地赶过来。燕王的军队不善水战,假如在江上打仗的话,也许我们会取胜。”惠帝派庆成郡主前往燕王军中,代表惠帝谈判,燕王一心一意攻下京城,根本不听这一套,客客气气地送走郡主以后,命军队继续攻城。惠帝见所有的方法都不起作用,就命令众将在江上集结水军,准备迎击燕王的进攻,与燕王作最后的决战。水军将领陈碹看到惠帝一方大势已去,知道抵抗不了多久,就带领战舰投降了燕王,于是燕王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渡过了长江。

惠帝看到大势已去,万念俱灰。有人劝他移驾别的地方,以图。这时候,方孝孺劝说道:“现在,援军正在从四方赶来,或许我们还没有走到最后的关头。陛下身为万乘之尊,如果弃城逃跑,那么将士们更是无心恋战,国家社稷将毁于一旦。即使是援兵不来,陛下当为社稷而死。”惠帝有感于老师的一番话,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坚决与燕王决战到底。

过了几天,守城的大将李景隆开城投降,京城终于被攻破。听到这个消息,惠帝心知一切都完了,就和皇后、宫女们放火把皇宫点着了,自焚而死。燕王带兵进城,只见皇宫浓烟滚滚、烈焰腾腾。燕王赶快命人把火扑灭,已经有不少人葬身于火海之中。他查问建文帝的下落,有人报告说,大军进城之前,听说惠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里烧死了。这时,方孝孺等大臣们早已束手就擒,被关押到监狱中。

燕王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从那时候起,北京就成了明朝的京城。

读书种子慷慨赴死

朱棣登基以后,要把“奸党”一一审问。一些名气不大的,作为皇帝就不再过问了。但是,他早就听说方孝孺的大名。在他起兵南下时候,他的军师姚广孝专门嘱咐他:“在南方,有一位名士,名叫方孝孺,向来品行端正,才学盖世。当陛下以武力攻下京城的时候,以他的性格,一定不会降服。请您一定不要杀了他,假如杀了他之后,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说:“我虽然出兵攻打京城,不过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奸党,就算是当今皇帝拼死抵抗,不幸被杀的话,我也不会把读书人怎么样的。你说的方孝孺既然如此了不起,我一定会给他机会,争取他能为我所用。怎么能杀他呢,请先生放心。”

这一天,朱棣特别嘱咐,对方孝孺这个人一定要尊重,不能伤害了他。现在,我要让他为我起草诏书,这样,天下读书人就更能信服我朝。于是,他手下的差官赶忙到刑部大牢里,把方孝孺接出来,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让他吃好喝好,恢复一下体力,告诉他皇帝有大事要召见他。

方孝孺被人用轿子抬到金殿台阶之下,又被人搀扶着走进大殿。他满脸的不屑,走到皇帝的对面,也不说话,把头一扬,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朱棣看到方孝孺这副样子,也没有跟他计较,努力稳定了一下情绪,强压怒火,向方孝孺说:“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说着吩咐人搬来一把椅子:“请先生坐下讲话。”方孝孺也不答话,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皇帝毕竟是有涵养的,就接着说:“先生才华盖世,我有意让您继续为国效力,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方孝孺说:“我既然已经被擒,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你不必多费口舌,我是不会答应你任何要求的。”这时朱棣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身边,尽量用柔和的语调说:“先生何苦跟自己过不去呢,我只不过想学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朱棣不说这话还可以,一说这话方孝孺就更生气了。他熟读经史,周公辅佐成王的事他一清二楚。传说周武王建立了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就是周成王。当时,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太平。于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成王管理国家大事,历史上通常称为他为周公。周公全心全意辅佐成王,煞费苦心,平定了不少叛乱。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七年,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今天听朱棣这样说,就怒气冲冲地反唇相讥:“你说你学周公辅成王,如今成王在哪里?”言外之意就是说:不要再胡说了,成王都叫你逼死了,你怎么学周公,真是天大的笑话。朱棣一想,这不怪我呀,于是就对方孝孺说:“这事可不能怪我,我是好心好意辅佐他除掉身边的奸臣,我做皇叔的有这个责任,都是为了朱家的江山社稷,谁知道他竟然自焚而死了呢。”方孝孺步步紧逼:“惠帝死了,你应该立他的儿子,辅佐他做皇帝。现在你倒自己做上了皇帝,哪里像什么周公呀。”朱棣觉得自己比谁都强,小皇帝会误国,就继续耐着性子辩解,以免把话说绝了,不好收场:“他的儿子年龄太小,治理国家要靠有经验的成年人才行。”其实,当时太子死了以后,朱元璋一度想立朱棣为太子,只是因为太子已经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夭折了,二儿子允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朱元璋召开群臣会议,朱元璋说:“国家不幸,太子竟然死了。

古人说国有年富力强的君王,才可以造福万民,朕打算立燕王为太子,你们以为如何?”学士刘三吾反对道:“皇孙已经成年,而且还是亲生,皇孙继承大统是古今不变的道理。假如立燕王,把秦王、晋王放在什么地方呢?做弟弟的不能排在兄长前面,依臣之见,不如立皇孙。”于是就决定立允为皇太孙。今天,朱棣把父亲的话搬出来,说明自己年富力强有资格。方孝孺寸步不让:“为什么不立他的弟弟。”逼得朱棣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就有些不耐烦了。但是,他还是把怒火压了又压,搪塞着说道:“这是我们的家事,不劳先生操心。”把话说到这份上,方孝孺也感到跟朱棣没有什么好讲的,于是就沉默不语。朱棣看到他顽冥不化的样子,很生气,就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让你草拟寡人登基的诏书,先生是当世的大儒,还望先生不要推辞。”方孝孺把头一扭,眼睛看着宫殿的外面。看到方孝孺挺倔强的样子,朱棣再也受不了了,作为一国之君,我哪儿跟别人说过那么多好话呀。于是就命令左右把笔给方孝孺,说:“这次起草诏书,非先生不可。”意思是说,今天你想写也得写,不想写也得写。倔强的方孝孺没有理睬朱棣,拿过笔来,满怀怒火,奋笔疾书“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然后猛地把笔掷在地上,并冷冷地对朱棣说:“万世之后,你也逃脱不了这四个字!”这下子可真地惹恼了朱棣。他一忍再忍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早就把军师嘱咐的话抛在脑后了。心中暗想:什么读书的种子,简直是顽冥不化的种子,气死人的种子。于是把脸一沉,冷冷地说道:“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方孝孺冷笑一声:“我自从被捕以后,就没有打算活着。杀刮存留,悉听尊便。”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朱棣一时还真没有办法了,他其实只是想逼方孝孺就范,心想:你不怕死,你的家里人也不怕死吗?你的亲戚不怕死吗?于是又说:“难道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此时气愤已极,把头一昂:“便是十族,又能把我怎么样?”接着又大骂朱棣是“逆贼”。朱棣此时把心一横,命人割他的嘴,方孝孺越骂越激烈,满嘴喷血,还痛骂不已。朱棣看制服不了他,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厉声说道:“我哪能让你那么容易就去死,我要灭你的十族!”

于是,中国历史上的惨剧发生了。

朱棣命人用刀割开方孝孺的嘴一直割到两耳处,恶狠狠地说:“看你的嘴还硬不硬。”然后命人把他投进死囚牢。接着,开始大肆杀戮他们所谓的“奸党”并且施以酷刑。

审讯兵部尚书铁铉的时候,铁铉宁死不屈,不停地大骂。朱棣命人割了他的耳朵和鼻子,又割下肉来烧了,塞到铁铉的嘴里让他吃,还问他:“这肉味道怎么样,香不香啊?”铁铉咬着牙说:“逆贼,忠臣孝子的肉为什么不香!”铁铉至死骂个不停。审讯礼部尚书陈迪的时候,朱棣派人把他的儿子捉来杀掉,并且把鼻子、舌头割下来,塞给陈迪吃。陈迪边唾边骂,最后被凌迟处死,宗族被发配边疆的一百八十多人。刑部尚书暴昭被拔去了牙齿,然后把手脚斩断,还是骂个不停,最后被割断了脖子,绝气身亡。户部侍郎卓敬也是至死不屈,被灭三族。所有的被列为奸党的大臣就这样被残酷地迫害致死,至于被流放、被发配充军的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不让方孝孺这么痛快地死去,朱棣决定最后处死他。让他经受一下丧失亲属的悲痛。朱棣下令搜捕方孝孺的亲属,每捕到一个,就让他看看,然后当着他的面,捆绑杀戮。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和两个儿子,知道在劫难逃,都事先上吊死了;两个女儿投了秦淮河;他的门生卢原质、郑公智、林家猷都因是方孝孺的学生而被杀,以凑足十族之数。方孝孺绝非冷漠无情的人,据说当他的弟弟方孝友被捆绑带到他的面前时,方孝孺泪如雨下,哭着向自己的兄弟说道:“兄弟呀,愚兄对不住你呀,今生今世我没有能给你什么帮助,反而拖累你,让你因我而死,愚兄每想到此事,便心如刀割。我的妻儿有什么罪,让他们也因我而死。我死没有什么,连累了你们,你不会怪我吧。”方孝友从容镇定,安慰他的兄长:“我知道你的个性,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什么都可以舍弃,我们理解你,兄长不必悲伤,人生天地之间,早晚必有一死。”然后又随口吟诵了一首诗安慰兄长:

]阿兄何必泪潸潸,

取义成仁在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

旅魂依旧回家山。

在这次杀戮中,方孝孺的亲戚、门生,被处死的一共八百七十三人,被流放的或者发配边疆的数不胜数。就连他们的后代也遭了殃,有的世代为奴,有的世代在边疆。

朱棣把他的亲族杀了以后,最后把方孝孺绑赴法场。行刑的那一天,观看的人山人海,人们都为这位以身殉道的大儒愤愤不平,为他的死而悲伤。虽然围观的人很多,却很安静。但见方孝孺满脸血污,头发凌乱,在微风中飘动,好像在为死难的亲人招魂。自己的十族被朱棣所灭,该死的人都已经死了。方孝孺反而平静了不少,唯一遗憾的是没能为国锄奸。想到这里,仰天长叹,做了一首绝命词:

倔强的方孝孺没有理睬朱棣,拿过笔来,满怀怒火,奋笔疾书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然后猛地把笔掷在地上。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做完之后,随即被乱刀砍死。时年四十六岁。

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和弟弟廖铭,感慨方孝孺一家死得惨烈,就收拾了他的遗骸,葬于南京聚宝门外山上(今雨花台西侧山麓),死于宁海县城的方氏族人由义士收残骸投入井中,后称“义井”。他的著作当时被禁止流传,门人王徐(td)暗辑为《缑城集》密藏,后文禁松弛以后,有《逊志斋集》、《秋崖集》在世间流传。

方孝孺的死,在朝野上下引起很大的震动。人们都为方孝孺不平,仁宗即位以后,就下诏以平民的身份对待方孝孺的后人,诏书上说:“惠帝的各位大臣,已经受到大量的杀戮。他们的先辈是官的,应该宽仁地对待,还给他们田地;发配到边疆的,留一人在边疆,其余的放还。”十三年三月,释放因为方孝孺案受牵连的人的后代,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各地共一千三百多人。

因方孝孺对汉中教育多有贡献,所以汉中人对他非常崇敬,在当地名宦祠中设位祭祀。到明万历初年,在文庙、学署的东面建专祠祭祀。康熙二十年郡守李仲颗重修。后来年久失修,四十五年,知县郭嵩重修。以表示对方孝孺的怀念之情。方孝孺的祠堂经历明、清、,直到汉中解放后依然存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据老人们回忆,方公祠有两幅楹联,一幅是:

做事效周公,试问成王安在;

殚忠侔卓敬,不负太祖相知。

另一幅是:

在当时称为正学先生,如公不愧;

问今世犹有读书种子,是谁之功。

方孝孺,作为一代大儒,在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他为汉中的教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坚贞的品格和他宁死不屈的人格精神至今令我们敬仰。诛灭十族,千古奇冤。朱棣的暴戾行为令人发指,永远逃不脱历史的舆论的制裁。但是方孝孺受时代的局限,有愚忠的思想。他的那一套修身治国理念,也有封建的糟粕。方孝孺不仅对教育多有贡献,在其他方面,如哲学史、文化史,他都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那宁死不屈的精神,是我们人格精神的宝贵财富。我们还是用古人的一首诗作为结束吧:

瞻仰仪型感慨深,

勿看白日惨秋阴。

祠荒残碣苔重合,

木落空斋鸟自鸣。

仗节一身甘赤族。

褒忠千古见丹心。

西风遮莫吹双泪,

怕染缑城血满林!

乐陵癫痫医院

牙龈萎缩新的治疗方法

厦门人流大概多少钱

杭州人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