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哑铃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再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

发布时间:2021-01-07 16:28:52 阅读: 来源:哑铃厂家

与此同时,各路财经媒体纷纷报道了俄罗斯旱灾导致小麦出口暂停的消息,结合我国国内的自然灾害,似乎农产品(000061)涨价已是一个必然结论了。我认为其中的逻辑很有问题,其核心思想是供求关系决定农产品价格,只要供应因为天灾而减少,价格就会上涨,农民惜售心态增强而捂住粮食(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媒体还是有正义感的,只批评地产炒家捂盘,从不指责农民捂粮)。我认为,我国全年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加上历年来政府实施的具有前瞻性的粮食储备政策,市场并不支持供应短缺而导致价格上涨的理由。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大约10年前,我国还曾经出现了这样的窘境:尽管政府的粮库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农民还是抱怨卖粮难。当时我国正经历严重的通货紧缩,尽管央行把银行利率和准备金率一降再降,并保证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但是物价还是一路下跌。这10年来,我国粮食基本平衡略有结余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不可能因为供求失衡导致粮价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于是,就有人提出是货币政策的原因,他们引经据典地说某美国经济学大师曾说过,“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其背后的逻辑是货币发行一下子多起来了,所以物价就上涨,这个逻辑也很突兀。如果仅仅是多发货币的话,为什么住房和粮食在暴涨,同时工资收入保持稳定而股票“跌跌不休”呢?为什么流动性洪水并没有把所有资产价格都提升起来呢?

我坚持这样的观点: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水平下降的结果,而货币政策会放大这种结果,市场炒家则利用天灾等借口推高价格,由于生产力水平下降,导致股价下跌,物价上涨,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缩水。这个逻辑主要基于“全过程、全对冲,持有误差项”的信条,以及老同学“郭末弱”对我的启示。老郭经营着一个纺织厂,他始终面对这样的窘境:可以借钱扩大规模,但要承担的风险是万一以后没有足够的订单怎么办?也可以借钱买新的日本织机,转而接些高毛利、小批量的订单,这样也有风险,万一员工掌握不了这些新设备,对技术要求更高的客户的面料处理不好就会面临索赔。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险,前者是让你去从事金融冒险,提升杠杆率,相当于融资买股票;后者让你承担研发风险,探索未知领域,掌握先进技术必然有风险。

在一个假设的金融市场上,老郭为了克服前一种风险,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水平,先买入棉花看涨权证和布匹看跌权证,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正的差价,并且该差价高于老郭的生产成本,老郭就可以放心去扩大生产规模,而不必操心技术进步的事情。如果市场上每个人都这么干,两个权证的价差很快会收窄,否则就有无风险套利机会了。然后我们很快会发现棉花涨价而棉布滞销。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基础农产品涨价而制造业水平下降的局面。下游技术水平越是停滞,生产经营模式固化,越会导致上游原材料涨价,进入通货膨胀周期。除非老郭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用同样的棉花纺出更好的线,或者织成更高级的布,这样他才能重新扩大两个权证的价差。如果我是一个投资人,我发现老郭的纺织厂具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技术,我就会融券做空其他厂的股票,融资做多老郭的纺织厂,由此就推高了老郭公司的估值,这样的高估值就鼓励了大家都去科研开发,最终提升股市的估值(请大家参考我在上海证券报发表的《股市是原因不是结果》)。如果老郭用同样的棉花制成了高毛利的布,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他就会以比较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向市场,导致原来的面料只能跌价,由此倒逼那些普通面料厂也要创新工艺,用更少的棉花来织布,由此才能保住他们与老郭的竞争地位。试想,如果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普遍预期纺织业将迎来一轮技术进步,他们还会积极推高棉花价格吗?他们一定顺势做空棉花,转手买入股票。技术进步的结果是,棉花跌价,而纺织厂的估值被抬高。投资人的多空转换是非常快的,远比技术进步来得更快。

读者大可不必为老郭操心,真实情况是他借了银行的钱去买房产,其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实业,既无心扩大生产规模,也无意提升工艺水平。其实,某种程度上,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市场的写照。

(作者系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重庆华肤皮肤病医院看痤疮怎么样

上海好点的阴道紧缩医院

重庆市哪个地方银屑病看的好

上海医院看妇科病哪家好

重庆银屑病专科医院在那